/搭架.除草.耕心田/
驚蟄三月,春雷乍響,萬物迎春。隨著氣溫回升,蟲鳴鳥囀的,兩、三個星期後,孩子們種的菜彷彿也隨著甦醒,但,靜謐之中出現的綠意不只是青菜,還有那一片稚嫩的綠草,難怪乎陶淵明感慨:「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三年級的孩子約定好,一班認養一區,每天第一節下課來拔草。下課鐘聲響著,一群風似的小孩笑咪咪地來到以前未曾駐足的這塊空地--現在的菜園,自然地兩兩一組,專注地辨別菜園裡長的是草還是菜。「曉君老師,這是草,還是菜呀?」、「家珍老師,為甚麼草長得那麼好呀?」「沒關係啦!我覺得下課來拔草好好玩!」、「老師,我好想每一節下課都來拔草喔!」、「寶貝,你有看過農夫一整天都在菜園拔草的嗎?」......,菜園裡,幾位老師和這群孩子開懷笑著,偶來的嬉鬧聲迎著微風飄送,像音符般輕柔而甜美......。
隨著小黃瓜和豇豆苗的漸漸長大,在幾位主任和老師們的協助下,這兩種小綠苗有了攀爬的竹架。但,您可別看那似簡單的棚架,裡頭可大有學問呢!師長們試著以合掌式交叉立柱支架。架好時,發現竹節上有很多小支條,師長怕孩子觀察時刮到,特別把支架上的小枝條去除,但卻忘了那小枝條是為了讓瓜苗莖蔓纏住往上生長用的。於是,幾位主任們又忙著、笑著,費了一番工夫架了一些非常仿真的人造枝條。說也奇怪,小黃瓜們彷彿看到了大家的用心,幾天後便開起小黃花來,嬌羞的點綴著這一片綠園。一天,學務主任劉主任在「巡」菜園時發現,小黃瓜居然偷偷長了兩根,主任笑稱應該裝個攝影機,瞧瞧他們是如何快速成長的,為何可以「一暝大一吋」?
「我看油菜應該可以採收了!」這一個月來,悉心照顧與絲絲牽掛著菜園的輔導室溫主任道出這樣的判斷,孩子們喜出望外地向主任學習採收油菜!「小朋友,看到莖上的節沒?從節上面一點點的地方剪下,像這樣,主任來示範。」、「那株開花的油菜先不要採收,我們留下來觀察油菜的開花結果喔!」「哇,好翠綠喔!」、「老師,我覺得油菜長得比我們上次種在花盆裡的還好耶!」、「對呀,對呀,空心菜也是長得比較好!」、「我覺得應該是以前花盆的養分不夠,所以沒長那麼漂亮吧!」「天啊!老師,這裡有小黃瓜!」、「我這裡也有一根!還有這裡!」、「我這裡也有!」......
就這樣,從鬆土開始,這間菜園教室總是充滿對話與驚奇,隨著菜園的逐漸有成,大崙初夏的校園熱鬧滾滾。與其說這是一個菜圃,不如說,這一份邀請函,邀請老師和同學一起來見識生命的奇蹟,認識環境教育、也探索自己與土地的那層緊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