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特殊學生,屢遭同學欺負,自己卻以為是和同學玩,身為該名特殊生的教師,不但未制止同學對他的霸凌,反而冷漠對待,最後因為同校的哥哥看不過去,才到弟弟的班上向老師反映,豈料,老師竟說:「我在上課,不要管我的班級」,這樣對待特殊生慘遭霸凌的新聞事件,令人氣憤,也令人鼻酸。
筆者提出幾點看法,希冀未來在面對類似案件時,能減緩其傷害,營造友善校園的環境。
一、教師專業素養的加強:特殊教育的老師,比一般教師更需要同理心及專業素養; 有些傷害對老師而言,可能是無關痛養,但對一個特教學生而言,也許是一輩子的陰影。特教老師要有更敏銳的判斷力與觀察力,看出自己的學生是否有異常,例如某個動作反覆地做代表什麼、某個動作突然和以前不一樣,代表什麼?某個眼神不斷看同學或老師,可能代表需要慰藉; 發出平常沒有的聲音,又可能是受到某些刺激。這些特殊的暗號、聲音或肢體動作,會依不同特殊孩子的心智、習慣等個體差異,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因此,教師必須有更深入的觀察,方能解決孩子的疑難雜症。教師除了熟知各種特殊兒童的症狀外,也必須將理論與孩子的行為結合,以做為個案紀錄的映證,而這樣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才能對特教孩子的生活,做更一步的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