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點符號的覺知
如何教會國小學生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一直是國語文教學的重點。然而要如何使學生真正直覺的感受標點符號,就必須由朗讀課文下手。首先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各類的標點符號,之後請同學們用不同的聲音來代表不同的標點符號。例如用狗叫聲代表「句號」、用打噴嚏來代表「逗號」、用貓叫聲代替「問號」、用拍手聲代替「引號」...等。此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聲音選擇,避免不雅或粗鄙的聲音出現在課堂上。為此,老師可先設定聲音的類型,例如動物的聲音、機器的聲音等讓聲音表演更有主題性。在接下來就是找一篇有各種標點符號的文章或課文段落來讓同學一起朗讀。學生在朗讀時會笑聲不斷,他們會發現一篇文章之中標點符號是很多的,是必需的。最後慢慢的引導學生思索各類的標點符號如果真的有聲音或是動作,應該是怎樣的呢?例如逗號可以是短暫的停頓並輕輕的點頭、句號可以是單手握拳且比逗號有更長的停頓、遇到「驚嘆號」聲音要大聲有力量,而「驚嘆號」的動作可能是雙手張開,眼睛睜大的。上述的活動最終是要引導學生知道舞台上每一個聲音似乎都有畫面,而每一個畫面也似乎都有內在的聲音,寫作時更要想盡辦法製造出文章中流動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