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目前位置:首頁/教育局電子報/教學創意百寶箱/教育局電子報第85期

教學創意百寶箱
小小禮物,大大心意—母親節節慶學習樂趣多
瀏覽數:2225
桃園市平鎮區新榮國小 林怡君 2014-06-26
用LINE傳送

瞧!這是我幫媽媽做的髮夾!


這是我親手做的髮夾!

節慶學習新嘗試

 

        4月時和朋友聊天談到「手作髮飾」,發現許多髮飾都可動手做,於是想帶領小朋友一起動手做做看。由於節慶學習一直是我很喜歡嘗試的教學活動,「幫媽媽夾髮夾」,這個畫面,光想就讓人覺得好可愛!於是我決定把手作飾品和母親節節慶學習結合在一起。

 

全新素材的體驗

 

     我預計帶領孩子製作2種髮夾,第一款髮夾製作步驟十分簡單,只要用雙面膠將緞帶包覆鴨嘴夾,再將小熊造型的木片用保麗龍膠黏在喜愛的位置即可。製作髮夾對孩子來說是未曾有過的體驗,所以大家都顯得躍躍欲試;製作時間短,又可做出可愛髮夾,使孩子獲得很高的成就感。

    大家製作完成後,還發揮創意,主動為小熊木片上色,這是我原本沒有預料到的。因為這次的製作,引發了孩子們的興趣,所以對於要製作第二個髮夾,就顯得十分期待。


 第二款的髮夾較第一種有難度,不過材料一樣很容易準備,有:粗緞帶、細緞帶、雙面膠、保麗龍膠、QQ線、鴨嘴夾(在手工藝材料行皆可輕鬆購得)。

    製作的步驟為:

1.      先將雙面膠從鴨嘴夾內側黏到外側。

2.      將細緞帶從內而外包覆住鴨嘴夾。

3.      將粗緞帶的兩端向內摺,折成原長度之1/3

4.      在粗緞帶捏出皺摺,用QQ線沿中心點纏繞,將其固定成蝴蝶結模樣。

5.      用保麗龍膠將裝飾扣黏在蝴蝶結上。

6.      將蝴蝶結黏在髮夾上即完成。

 

再做一個好嗎?

 

    「老師,可以再做一個嗎?」這是平常上美勞課時我不曾聽過的要求。以往做勞作或繪圖時,孩子們做完總會如釋重負,沒有人想再多做一個。惟獨製作髮飾時,孩子提出了再做一個的要求。這個想法讓我又驚又喜,因為這代表孩子開始「主動」學習。

    徵求過全班孩子的意願後,我們決定再做一個髮束。為了讓孩子有漸進式的學習,髮束的部份延續第二款髮飾的製作概念,不過要製作兩個蝴蝶結,並且將兩個蝴蝶結纏繞在一塊兒。

    由於已是第三次製作,許多孩子顯得得心應手許多,也開始發揮創意。有些孩子選擇將兩個蝴蝶結重疊,有些則選擇將蝴蝶結上下纏繞,甚至有孩子將上次用剩的緞帶,「廢物利用」於其中。即使起初發下去的材料完全相同,大家卻製作出大不相同的髮飾。

        對於自己做的髮飾,大家都很有自信。鳳嘉說:「我最喜歡自己製作的髮束,因為媽媽有一頭長髮,可以用我做的髮束綁成馬尾。」冠捷說:「我喜歡自己做的小熊髮夾,小熊的圖形很可愛,我想,媽媽戴起來也一定很可愛。」冠億則對自己的三個作品都非常滿意。「我做的時候,放了滿滿的愛心在裡面。」透過製作髮飾,讓孩子把愛心具體化,對孩子來說是很棒的體驗!

親手做的禮物最有誠意!
仔細的把緞帶從內而外包覆住鴨嘴夾

絕不失敗小秘訣

 

        製作第一款及第二款髮夾都需提醒孩子,黏雙面膠時,不要一口氣把膠紙撕掉,而是要黏一段撕ㄧ段,才會黏得平整。

    製作第二款髮夾,則需要注意比較多的細節,所以建議老師們,可以先讓孩子們製作第一款,累積先備經驗後,才不容易有挫折感。

    孩子們在製作第二款髮夾時,普遍遇到的困難是在「纏繞QQ線」時,由於繞得不夠緊,蝴蝶結看起來就會不夠精緻。老師們可事先提醒孩子,纏繞的技巧-拉緊再纏,邊纏邊拉緊。

    製作時,老師可叮嚀孩子,「這是要送給媽媽的,要做漂亮一點。」讓孩子記得自己做髮飾的目的,也在製作的過程中,投入愛心、耐心。

 

包裝也不含糊

 

        我覺得,同樣的物品有無包裝,對收禮人而言,感受差異甚大。物品經過包裝後,不但可以提升質感,更可完整傳遞送禮人的心意。我對孩子說:「既然是一份禮物,那我們就要好好包裝」。我們把髮夾、髮束別在厚的牛皮紙吊牌上,孩子們發揮創意在吊牌上畫畫,有些畫上了笑臉,有些寫上了祝福。

        看見自己做的髮飾包裝過後的樣子,孩子們自己都覺得好漂亮。誌禹說:「我覺得髮飾包裝之後變得很有質感。」天欣則是覺得,髮飾經過包裝後,看起來就像是商店裡賣的東西一樣。

包裝過後,我做的髮飾變得很有質感吧!
媽媽看到一定會很開心!

用心完成的學習單

學會感恩與貼心

 

    我們都希望教出能夠感恩、懂事貼心的孩子。我認為,當孩子展現出感恩貼心一面時,我們應給予正面的回應,不管是口語上的,或是肢體上的回應都可。我們的熱烈回應,可以讓孩子明白,我們喜歡他所做的一切,我們珍惜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試想,如果孩子滿心歡喜的要為媽媽夾上髮夾,但媽媽只隨口說了聲謝謝,就把髮飾擱在一旁,那實在可惜了孩子在課堂上所花的心血。為了使孩子能夠得到家長的正面回應,我寫了一封信給家長,讓家長清楚,孩子最近在學校進行了母親節節慶學習活動;也請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幫她夾上髮夾,並在「學習單」上給予肯定和讚美。

    我認為,只要有了良好的互動經驗,孩子就能明白,原來,小小的禮物,也可以呈現滿滿心意。下一次,即使學校沒有相關的節慶活動,相信孩子也能透過這次的經驗,學會用「自己」的方式,給予他人關心與感謝。

 

媽媽的熱情回應 

 

    學習單上,我留了很大一個欄位,讓孩子可以畫出媽媽戴上髪飾的模樣,也可貼上媽媽戴髮飾的照片。原本我以為,時間緊湊的假日作業,家長很難撥空將照片洗出來。沒想到有近20位家長,都將照片沖洗、印出來。   

    照片裡帶著髮飾的媽媽笑得很開心,有些媽媽甚至把三個髮飾都夾在頭上。東頤媽媽說:「可以戴上寶貝親手做的髮飾,媽咪很開心!」嘉祐媽媽說:「從做中學,孩子超開心,也學習到很多!」美君媽媽則覺得「看到孩子親手做出難度不小的美麗髮夾,真的很感動。」

    看著學習單上,媽媽給孩子的熱情回應話語,我想,當孩子為母親夾上髮飾的那一刻,髮飾已不僅僅是髮飾,而是愛的表示與愛的聯繫。期盼孩子們能記得付出時刻的用心,與得到回應時的靦腆開心,帶著這些美好的經驗,繼續學習成長,成為一個可感受、知感謝、能體會、肯體貼的孩子!

媽媽的熱情回應!
戴上髮飾,媽媽變得好美!
回頂端
發行人:鄭文燦 總編輯:高安邦 主編:陳秀惠 編輯顧問:徐水柯、吳德業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電子報. 系統管理維護/周俊宏、陳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