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險的是,我們常常在潛意識中,用了舊經驗套在現代的教育上。從自己的原生家庭,從以往的成長環境,用「過去」的經驗去教導「現在」的孩子面對他「未來」的人生。和以往不同的是,農業社會過了上百年也改變不大,可是現代社會,不要說世代間二、三十年的差距,恐怕僅僅兩、三年的時光,一切生活面貌就截然不同。時代改變太快、太大,不能單純依靠舊有的經驗,這樣的作法,往往是落伍、不正確的。
父母親最容易犯的錯,莫過於:「孩子是我生的,所以應該要順從我。」這種所有權的態度,幾近一種對待寵物的態度,簡直認為孩子是沒有思想、沒有行為能力,要他往左就往左,要他往右就往右,高興時放他自由,不高興時就把他禁錮起來。生命的個體都是應該被尊重的,更何況是「人」,是自己的孩子,生育他的父母並不是只有權力,也對他有義務,如果用這種權威式的態度,絕對不會有好的親子關係。
有的父母認為:「我是大人,小孩子不懂事,一切都應該聽我的才對。」可是每個人都需要經歷作決定的過程,來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變成跟父母親一樣的成熟大人,甚至也會變成將來的父母,他不會一輩子都是孩子,也不會一輩子都不懂事,他也必須透過處理事情,經歷成功和失敗來學習來懂事。如果他的成長都是被安排,都是不必思考,只是過著應聲蟲一般的日子,這樣的人生對孩子真的好嗎?
最令人感到可怕的理由,就是父母親說:「我是為孩子好,所以孩子不應該有意見。」一切都是為人父母自己的想法,只要包裝著「我是為你好!」,孩子就不能有任何意見。幫孩子過濾交友、決定學習、選擇學校、安排工作,像是在種植盆栽一樣,這裡的枝葉形狀不喜歡,就拿起剪刀修去,想要它往哪裡長,就拿鐵絲、繩子往那裡拉。很可惜,孩子是人類不是植物,冠冕堂皇的說為他好,對他而言是真的好嗎?或者只是拿著父母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強硬地套在孩子身上,希望他按照這個模型變成這個形狀。如果成功了,只是達成了父母想要的人生;如果失敗了,孩子卻賠上他自己的未來。